激光雷達簡稱 LiDAR 或 LADAR,是一種利用激光束進行探測和測距的雷達系統。它的工作原理是向目標發射激光脈沖,然后接收并測量從目標反射回來的光脈沖的時間差,從而計算出目標的距離。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做激光雷達做得比較好的都是我們中國的企業。
激光雷達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
自動駕駛汽車:用于環境感知、障礙物檢測和避免、地圖創建等。
測繪和地形測量:生成高分辨率的地形模型。
無人機系統:用于導航、避障和目標識別。
工業自動化:如物料搬運、機器人定位和檢測。
安全監控:監測入侵者、檢測異常行為。
科學研究:例如大氣研究、地球科學和天文學。
激光雷達的研究工作離不開性能指標,在研究激光雷達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隨時掌握激光雷達的性能參數和相關數據,這就離不開激光雷達的測試工作。
深圳中為檢驗是專業的激光雷達性能檢測機構,我司長期致力于激光設備的檢測和認證,對于激光雷達類產品具備深厚的根基,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激光雷達性能檢測服務。
激光雷達在國內的發展歷史并不是很長。
初期探索(1990年代至2000年初):
在這一時期,激光雷達技術主要還是在科研機構和高校中進行初步的研究和開發。
中國開始引進國外的激光雷達設備用于科研和測繪工作,同時也有少量的自主研發嘗試。
技術引進與本土化(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
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中國開始引進更先進的激光雷達技術和設備,包括機載和星載激光雷達。
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始嘗試對進口設備進行二次開發,以適應中國的具體需求。
政府開始加大對激光雷達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其在多個領域的應用。
產業化與商業化(2010年代中期至今):
2010年后,隨著技術的成熟,中國激光雷達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出現了一批專注于激光雷達研發和生產的公司,它們在自動駕駛、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國家政策的支持促進了激光雷達產業鏈的完善,包括核心器件、整機制造、軟件算法、集成應用等環節。
激光雷達技術開始在智慧城市、環境監測、農業、林業等多個民用領域廣泛應用。
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2020年代):
進入2020年代,中國激光雷達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發力,特別是在固態激光雷達、小型化、低成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激光雷達成為車輛感知系統的關鍵組件,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與國際巨頭展開競爭。
國內激光雷達市場不斷擴大,同時企業也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
目前推動激光雷達發展的強大動力,得益于無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所以車載級激光雷達的研發工作也進入了井噴期,對于車載級激光雷達的檢測工作,我們長期投入了不少精力。
目前車載級激光雷達雖然出現幾家頭部企業,但是整體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所以競爭對手并不是很多,一旦后期車載級激光雷達性能和價格,被市場接受和認可,那么到時候面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入局者也會更多。
目前針對激光雷達檢測工作,我司采用的標準主要是: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標準:《光電測量智能駕駛汽車用激光雷達主要參數測試方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團體標準:《車載激光雷達檢測方法》
我司提供的激光雷達性能測試項目包括下面這些項目:
●激光光束性能
●水平視場角;
●水平角分辨率;
●垂直視場角;
●垂直 (平均)角分辨率:
●點頻率 (測距重復頻率):
●最大、最小測程;
●距離分辨率;
●準測率;
●測程誤差;
●盲區;
●拖點;
●漏檢角度范圍GAP;
●干擾 (對向干擾、同向干擾);
●幀頻;
●線數;
●檢測對象范圍;
●相鄰光束夾角;
●光束發散角;
●空間測量范圍 (測繪);
●空間測量分辨率 (測繪);
●環境可靠性 (防塵放水、振動、沖擊、高低溫、耐腐蝕等);
●壽命MTBF (比如MTBF為72萬小時≈3年質保, 年平均故障率1.2%; MTBF為120萬小時≈5年質保, 年平均障率0.7%,企業依據自身需求制定) 。
實際上激光雷達作為激光測量類設備的一個小類,國家有單獨制定出相關標準也有出臺一些行業標準,代表了國家對激光雷達行業的鼓勵和支持。
如果您有激光雷達產品需要檢測,歡迎來電咨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