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是指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物、配飾中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它們通常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可以與智能手機或其他終端設備連接,提供多樣化的功能和服務。
可穿戴設備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發明多出于特定需求,隨著時間推移,技術進步促使各種創意層出不窮,進入21世紀,隨著移動互聯網、低功耗藍牙、微型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可穿戴設備迎來了爆發期。
尤其是智能手表的推出,如蘋果Apple Watch,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此外,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服裝等產品形態也逐漸豐富起來。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不僅在硬件上不斷優化,如屏幕技術、電池壽命、傳感器精度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而且在軟件和生態系統上也日益完善,能夠提供健康管理、運動追蹤、信息提醒、支付等多種功能,甚至在專業領域如醫療健康、工業生產中也找到了應用場景。
隨著可穿戴設備功能越來越豐富,關于可穿戴設備的安全性問題,也逐漸得到了監管部門的重視,目前我國針對可穿戴設備制定了各項標準,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測量方法標準:GB/T 42750-2023。
GB/T 42750-2023標準是2023年12月實施的,最新可穿戴設備光輻射安全測試標準,該標準取代了2022年實施的GB/T 42750-2022標準。
國家標準GB/T 42750-2023《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測量方法》 由TC284(全國光輻射安全和激光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TC284SC4(全國光輻射安全和激光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非相干光輻射安全分會)執行 ,主管部門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GB/T 42750-2023《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測量方法》主要描述了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測量方法,包括測量條件、測量設備以及測量步驟等。
GBGB/T 42750-2023《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測量方法》適用范圍主要是發射波長在200nm到3000nm非相干光的可穿戴設備的測量。
在可穿戴設備中有一種設備比較有代表性,那就是眼戴設備,顧名思義主要是指佩戴在人眼睛上的可穿戴電子設備,眼戴設備的光輻射測量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
我司是一家專業的激光設備檢測認證機構,在光輻射安全領域深耕十余年,針對可眼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能夠提供專業的檢測服務。
眼戴設備光輻射測量項目介紹
眼戴設備對眼睛的光輻射危害,包括眼睛角膜和結膜紫外危害、眼睛晶狀體近紫外危害、視網膜藍光危害、視網膜熱危害、低亮度下視網膜熱危害、眼睛(角膜、晶狀體)紅外輻射危害等。視網膜藍光危害和視網膜熱危害包括有意觀看狀態和無意觀看狀態,無意觀看狀態下的光輻射危害應按照IEC TR 62471-4:2022的方法進行測量。
眼戴設備視網膜熱危害的表觀光源對邊角(α)應按照IEC TR 62471-4:2022的方法進行測量。
評估眼睛紫外危害、近紫外危害和紅外輻射危害時,應對被測可穿戴設備的光譜輻照度進行測量;評估有意觀看狀態下的藍光危害時,應對被測可穿戴設備的光譜輻亮度進行測量;評估有意觀看狀態下的視網膜熱危害時,需要對被測可穿戴設備的光譜輻亮度和表觀光源尺寸進行測量。測量的波長范圍如下。
a) 光譜輻照度測量參數:
——眼睛角膜和結膜紫外危害:波長范圍200 nm~400 nm;
——眼睛晶狀體近紫外危害:波長范圍315 nm~400 nm;
——眼睛紅外輻射危害:波長范圍780 nm~1 400 nm。
b) 光譜輻亮度測量參數:
——視網膜藍光危害:波長范圍300 nm~700 nm;
——視網膜熱危害:波長范圍380nm~1 400 nm;
——低亮度下視網膜熱危害:波長范圍780 nm~L400 nm。
眼睛紫外和紅外輻射危害測量
測量幾何條件按如下規定進行。
a) 測量裝置如圖1所示,設備除應符合第5章的要求外,還應符合:
——在一個圓錐角內接受光輻射,圓錐角的中軸線垂直于探測器平面,并處于接收可穿戴設的最大光輻射位置;
——視場光闌直徑滿足測量接收角的要求,按GB/T41265—2022中表6的規定;
——光輻射探測器接收面直徑(接收孔徑)為7 mm。如果被測產品的光輻射為空間均勻分布,則可使用直徑為25 mm的孔徑。
b) 測試樣品設置:見4.4。
標引序號說明:
1———被測產品;
2——視場光闌;
3———測量距離;
4——測量視場角;
5———輻照度接收器。
測量步驟如下:
a) 采用光譜輻照度校準光源標定測量裝置。
b) 將被測可穿戴設備固定在相應的測試臺上,按照產品使用中的最大光輻射狀態下供電。對于有調光控制的可穿戴設備,應調節到最大光輻射輸出狀態。
c) 調整測量視場光闌孔徑大小,以及探測器與可穿戴設備發光面之間的距離。
d) 調整測試樣品位置,選擇被測可穿戴設備上可達最大光輻射照度的區域和方向進行測量。
e) 分別測量光譜范圍為200 nm~400 nm、780 nm~3 000 nm的光譜輻照度
目前,針對眼戴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危害,除了眼睛紅外和紫外輻射危害,還包括視網膜危害,例如視網膜藍光危害和視網膜熱危害等。
不同的危害可以采取不同的測量方法,目前我司建設有國際領先的光學實驗室,以及國家一級梯隊的激光實驗室,針對可穿戴設備光輻射安全,能夠提前專業可靠的檢測認證服務。
檢測標準嚴格執行國內國際相關可穿戴設備光輻射測量標準,包括但不限于GB/T 42750-2023、GB/T41265—2022、IEC TR 62471-4:2022等。
如果您需要檢測可穿戴設備的光輻射安全,歡迎來電咨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