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最新公告宣布,射頻治療儀與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迎來兩年寬限期,允許未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產品繼續生產和銷售至2026年4月1日。此政策調整無疑為射頻美容儀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一度陷入困境的行業看到了新的希望。
原本依據2022年3月30日的30號公告,自2024年4月1日起,所有射頻美容儀類產品需持有醫療器械注冊證才能在市場上流通。然而,考慮到行業普遍面臨的注冊周期長、成本高等難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給予寬限,為尚未完成注冊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緩沖時間。
政策公布后,各大電商平臺迅速響應,射頻美容儀產品重新上架,市場反響熱烈。然而,業內人士對此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盡管延期政策帶來短期利好,但射頻美容儀能否真正回暖,還需觀察市場與消費者信心的恢復情況。
射頻美容儀行業的動蕩始于去年,眾多品牌經歷了庫存清倉、業績下滑乃至裁員的沖擊。以雅萌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其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的財務報告顯示,營收和利潤大幅縮水,凸顯了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而AMIRO覓光的裁員傳聞,雖遭官方否認,但也側面反映了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
面對政策調整,企業應對策略各異。部分品牌選擇調整產品線,開發其他美容儀器,以分散風險;同時,包括覓光在內的多家企業積極申請醫療器械注冊證,以符合監管要求。然而,截至目前,尚無一家企業成功獲取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凸顯了這一過程的復雜與漫長。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解釋延期政策時指出,鑒于疫情和標準實施等因素的影響,產品檢驗與臨床試驗周期延長,給予寬限旨在平衡公眾安全與產業發展需求。延期政策明確了原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有效期延續規則,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過渡方案。
然而,第三類醫療器械的嚴格監管意味著射頻美容儀的未來之路充滿變數。從生產到銷售、使用乃至推廣,新規將全方位提高行業門檻,迫使企業做出重大決策:是投入巨額資金完成產品功效驗證,爭取醫療器械注冊證,還是轉型探索其他產品類別。
射頻美容儀市場在政策延期的背景下迎來短暫喘息,但行業復蘇的道路依然漫長且充滿挑戰。未來兩年,品牌將如何抉擇,市場格局將如何演變,值得業界持續關注。
深圳中為檢驗能夠提供美容儀檢測服務,我們的服務覆蓋射頻類美容儀、LED美容儀、微電流美容儀,以及激光類美容儀器等,歡迎來電咨詢美容儀檢測業務!
返回頂部